Posted on March 31, 2011April 6, 2018 by TYH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011 Syllabus) course 听说教学 today is the second day of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011 Syllabus) 听说教学 course, and my assignment can be found here. 这是我的作业,希望对老师们有用 (:
前面部分(依我看是您对对资讯科技用于教学的看法),见仁见智,不便置评,笔者是针对课本活动部分。 资讯科技的运用与任务型学习本该是起着双剑合璧的效果,不过这效果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即学生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该语言。所谓的“一定程度”,笔者认为是听说达纯熟,读写有一些难点(基本上有第一语的特点)。可是针对新加坡的语言环境,这样的学生群逐渐萎缩,学习华语是第二语的学习,再加上这里的第二语环境不全面的情况下(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多言语言社会,主要行政、政治等的语言是英语),跟学习外语的情况差别很小。因此,教师/课程设计者在进入任务型学习的前提下,需要经过一些周详考量。如何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输入是重要的考量元素之一。例如:如何运用资讯科技来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正确书写汉字是必要的。学习语言,操练无可避免,资讯科技在这一环节里能扮演怎么样的角色也至关重要的。中学生使用的语句语码夹杂,有些是英语基干句,有些是华语基干句,如何利用资讯科技来加强他们对自己双语能力的自觉性与针对自己用语上的类比分析进行反思、纠正,笔者认为也是可以尝试的。 抱歉,说了这么多,忘记您才是专家。我只是从个人的浅见中有感而发,请您多多指教才是。 Reply
专家不敢,请教更是不敢,我本身也是略懂皮毛而已。还未请教老师您尊姓大名? 我想您所道出的是第一语文、第二语以至外语学习者的出发点的不同。换句话说,假设“有一定程度”的学生是较接近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话,则您的经验中第二语文学习者的数目与日俱增,所以面对华文(定位作第二语文)学习时,课文里的活动似乎还是太难了些? 我本身不清楚CPDD的同事们如何为华文第二语文的程度定位,但可想而知这确实不好拿捏。这里边或许还有一层考量,即经过了六年的小学接触与学习华文,我们的学生理论上应该已经达到您所说的“听说达纯熟,读写有一些难点”水平了吧 🙂 Reply
一套教材要适用于全部学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推动校本课程。谁来设计校本课程,以在前线的教师最为合适,因为他们最能拿捏学生的程度与需要。目前,笔者认为”问题“就在这一环节上:华文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也不能具体地诊断学生的学习弱点和需要(大部分不是以考试要求来决定要进行或阅读理解或综合填空的校本 “操练”,就是进入所谓的“任务型”学习)。以后者而言,笔者认为,常常是“过早”进入,没有进过详细的部署(或者是微观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任务属性),然后“贸贸然”加入资讯科技元素,后来可能是任务成功完成,可是学生的语文程度没有明显提升。很多教师就把“罪”归入资讯科技 – 花时间,费精力,热热闹闹,然后继续无效/低效。 六年的语文学习,能否达“听说大纯熟”,可以对我们的中一学生的听说程度进行调查,不过刚看过新的中一课本,看来很注重听说的交际训练,这样的做法似乎对六年的语文学习信心不太大。其实,听说的训练对第二语学生而言,在新加坡,是最具挑战的部分。要进行基本的语言交际,是需要很多技能训练的,想想看,如果要你现在到法国的一个跳蚤市场,用法语跟小贩交流,买一束花回来,这样的任务简单吗?必须申明,我用地方来区别外语和二语,在新加坡,华语虽不是外语,但是接近。 另外,在学习华语(第二语),低层级的incentives若不管用,可否有高层级的。那又是什么?最近看了daniel pink 的 drive, 有些想法,也介绍你读。 好了,不好意思,又讲了这么多。我是家玉。 你叫育焕吗?在哪里教书? Reply
“输出”部分显而易见,有系统的“输入”部分则似乎欠缺。
JY老师您好?敢请教尊姓大名 (:
您的留言是有关我文件中的内容呢,还是针对课本活动的设计而言?请多多指教,谢谢!
前面部分(依我看是您对对资讯科技用于教学的看法),见仁见智,不便置评,笔者是针对课本活动部分。
资讯科技的运用与任务型学习本该是起着双剑合璧的效果,不过这效果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即学生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该语言。所谓的“一定程度”,笔者认为是听说达纯熟,读写有一些难点(基本上有第一语的特点)。可是针对新加坡的语言环境,这样的学生群逐渐萎缩,学习华语是第二语的学习,再加上这里的第二语环境不全面的情况下(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多言语言社会,主要行政、政治等的语言是英语),跟学习外语的情况差别很小。因此,教师/课程设计者在进入任务型学习的前提下,需要经过一些周详考量。如何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输入是重要的考量元素之一。例如:如何运用资讯科技来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正确书写汉字是必要的。学习语言,操练无可避免,资讯科技在这一环节里能扮演怎么样的角色也至关重要的。中学生使用的语句语码夹杂,有些是英语基干句,有些是华语基干句,如何利用资讯科技来加强他们对自己双语能力的自觉性与针对自己用语上的类比分析进行反思、纠正,笔者认为也是可以尝试的。
抱歉,说了这么多,忘记您才是专家。我只是从个人的浅见中有感而发,请您多多指教才是。
专家不敢,请教更是不敢,我本身也是略懂皮毛而已。还未请教老师您尊姓大名?
我想您所道出的是第一语文、第二语以至外语学习者的出发点的不同。换句话说,假设“有一定程度”的学生是较接近第一语言学习者的话,则您的经验中第二语文学习者的数目与日俱增,所以面对华文(定位作第二语文)学习时,课文里的活动似乎还是太难了些? 我本身不清楚CPDD的同事们如何为华文第二语文的程度定位,但可想而知这确实不好拿捏。这里边或许还有一层考量,即经过了六年的小学接触与学习华文,我们的学生理论上应该已经达到您所说的“听说达纯熟,读写有一些难点”水平了吧 🙂
一套教材要适用于全部学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推动校本课程。谁来设计校本课程,以在前线的教师最为合适,因为他们最能拿捏学生的程度与需要。目前,笔者认为”问题“就在这一环节上:华文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也不能具体地诊断学生的学习弱点和需要(大部分不是以考试要求来决定要进行或阅读理解或综合填空的校本 “操练”,就是进入所谓的“任务型”学习)。以后者而言,笔者认为,常常是“过早”进入,没有进过详细的部署(或者是微观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任务属性),然后“贸贸然”加入资讯科技元素,后来可能是任务成功完成,可是学生的语文程度没有明显提升。很多教师就把“罪”归入资讯科技 – 花时间,费精力,热热闹闹,然后继续无效/低效。
六年的语文学习,能否达“听说大纯熟”,可以对我们的中一学生的听说程度进行调查,不过刚看过新的中一课本,看来很注重听说的交际训练,这样的做法似乎对六年的语文学习信心不太大。其实,听说的训练对第二语学生而言,在新加坡,是最具挑战的部分。要进行基本的语言交际,是需要很多技能训练的,想想看,如果要你现在到法国的一个跳蚤市场,用法语跟小贩交流,买一束花回来,这样的任务简单吗?必须申明,我用地方来区别外语和二语,在新加坡,华语虽不是外语,但是接近。
另外,在学习华语(第二语),低层级的incentives若不管用,可否有高层级的。那又是什么?最近看了daniel pink 的 drive, 有些想法,也介绍你读。
好了,不好意思,又讲了这么多。我是家玉。 你叫育焕吗?在哪里教书?